“从东北小姐多”看东北GDP增速垫底

“从东北小姐多”看东北GDP增速垫底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黑龙江、辽宁超过七成重点行业的税收呈负增长。在黑龙江全省16个重点行业中,只有4个行业税收增速为正;而从辽宁省前三个季度的税收情况来看,只有成品油等个别行业保持正增长,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业已经连续21个月实现税收负增长。

接着让我们把目光转到公共预算收入:201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0.1%,吉林同比下降3.1%,辽宁同比下降22.7%。

更可怕的是:财收负增长的幅度还在进一步扩大:以辽宁为例,前七个月辽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1.7%,前八个月同比下降22.9%,而前九个月则同比下降27.4%。

于是问题来了:

2、东北怎么会变成这样?

姐站在一个小老百姓的角度是这样理解如今的东北经济的:

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的黑吉辽仍然是“重工业居大头,国有企业占主体”的局面,民营资本和外资数量有限,相应的,就业岗位也有限。然后就出现了两个问题:国有企业人员过多,机构臃肿,而那批找不着工作的人只好远走他乡,也就是大家比较担心的人口流失问题咯。

而在国有企业内部,就业和晋升机会的有限性以及其他原因催生了大面积的腐败。从企业内部来看,腐败使得整个企业的效率下降,然后是企业营收有限,工资自然偏低,那些对自己还很自信的人自然而然地离开东北寻找新机会。

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腐败使得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大家都晓得: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社会总体消费下降,进而不利于经济发展。

如果光是这样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资金流出:那些富起来的高管们“携钱出走”,大批资金流向海南的房地产,流向豪车名包,流向海外高校……没了钱,失了人,你叫东北拿什么飞翔?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东北是一块富饶的土地,产煤产油产大米,很多城市曾经靠着本地资源着实骄傲了一阵子,顺带着也没怎么发展别的。可如今煤炭行业不景气,油价全球范围内暴跌,农产品被出口打得措手不及,你叫那些靠资源为生的城市怎么活啊!

估计这时候就会有人问了:从2003年到2012年,东三省的GDP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到了12.7%,而全国的平均成绩则是10.7%。如果说东北的社会经济是积弊已久,为啥那时候表现那么牛逼?

因为之前有国家的大手笔投资啊!一般来讲,基本固投增加30%,GDP就能增长10%,可是中央意在振兴东北的那些大项目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东北经济的问题,反而使原有的“重制造,轻服务”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等到2013年投资退潮的时候,没穿裤子的东北便红果果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了。

3、可是拉后腿的东北真的应该被吊打么?

东北裸游被发现之后,各类专家学者便开始了研究“东北经济衰退”的历程,从政治、经济、传统、社会方方面面将东北掘了个底朝天,可是姐觉得研究东北问题,如果单凭这几年的数据,真得有失公平。

有人讲,东北的市场经济气氛差,缺乏市场底蕴,可是姐想说:别忘了,我们可是最早进入、最后退出计划经济的战士!

想当年,东北被誉为“国家装备部”,几乎所有的“工业第一”都是在东北完成的,东北的国企不仅要按几乎无偿的计划调配向全国人民提供经济建设必备的资源和产品,还要承担全部的社会和民生责任。

而等其他兄弟都分批实现市场经济的时候,东北终于可以退出计划经济,那时候东南沿海城市已经改革开放了近20年,而曾经风光的东北国企因为“20年的市场断层,完全错过了市场化的最佳时机”。

然后市场将刚走出计划的东北国企和其他企业放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孰胜孰负,一目了然。

我到现在都记得那次灾难式的“下岗潮”:800万职工在一夜之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企已经和家庭变得密不可分,很多职工就这样失去了庇护:而新生的市场经济又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工作:他们没有薪水、没有社保、也没有补偿……虽说从大局来看,那次的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可是姐不得不为他们说上一句:他们又是何其无辜呀!

说实在的,姐也觉得改革需要牺牲,但是面对那个被牺牲的“共和国长子”,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够以更为公平、更为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

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有钱订阅号或搜索微信号:youqianlcs

微信号每日送股必有涨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没有限制的搜索引擎:深度探索的十个选择
best365提现到账慢

没有限制的搜索引擎:深度探索的十个选择

🕒 06-29 👀 2963
法国队 2022 年世界杯主场球衣 吉鲁
365bet体育网站

法国队 2022 年世界杯主场球衣 吉鲁

🕒 06-29 👀 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