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人,这很好解释。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词牌名”或者诗的“格律”。
也就是我们学过的那些“念奴娇”、“卜算子”、“浣溪沙”,这并不是词的名字,虽然听起来很文雅,但是它其实是一种格式。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的解释几种曲式
首先要说的是小夜曲,这个是经常听说的,出镜率非常高的一种曲式。
小夜曲其实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题材,在中世纪的时候就有了。
中世纪是什么时候?就是连巴赫都没有出生的时候,比巴赫还早几百年。
所以,小夜曲是那个时候出现的。看名字就知道,这是晚上唱的曲子,那晚上适合干什么呢?
所以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
后来,到了18世纪,作曲家们发现这种优美、轻松的曲子,特别适合吃饭的时候听,于是就专门为贵族们的晚宴写了很多小夜曲。毕竟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听太激昂的作品。
所以,下次约妹子吃饭,记得放上小夜曲。
这是一种听名字就替作曲家的大脑担心的曲式。
狂想曲是一种形式自由、充满幻想与浪漫情调的曲子,能够让作曲家恣意挥洒音乐热情,在想象草原上尽情狂奔。
“狂想曲”的标题,是从Super star 李斯特写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后,才真正被作曲家们广泛采用。
这种曲式,无论在形式还是内涵上,均能任作曲家自由发挥,是19世纪中叶后常见的曲式。
序曲,理解起来很容易,就像是我们要给一本书写《序》,音乐作品也是一样。
什么音乐作品需要写“序”呢?
序曲通常由管弦乐队演奏,内容和结构不会大复杂,就像吃饭时候上的开胃菜。
它最大的作用是告诉那些吵吵闹闹的观众们,准备好,马上就要开演了!
但是因为歌剧的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序曲却是纯音乐,跟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很多歌剧的序曲,比歌剧本身还要出名。
而且演序曲只需要交响乐团就可以了,而演歌剧就麻烦了,服装、化妆、道具、演员。
《威廉·退尔》歌剧序曲
《费加罗的婚礼》歌剧序曲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歌剧序曲
《魔笛》歌剧序曲
这些著名的序曲,推荐给大家!
今天的小知识,就科普到此了,新的一周要打起精神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